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凯恩斯研究经济问题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引进了预期理论,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路经。他在分析决定投资、就业的因素时,尤其强调心理预期的作用。虽然这种意识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导致其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和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利益碰撞加剧,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对华产品反倾销是贸易摩擦的重要形式,而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是我国自1979年首次遭遇欧盟对华机械闹钟和糖精钠反倾销以来,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屡遭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分析“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来龙去脉和认定依据,对于寻求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途径,提高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胜诉的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开始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以来,人们将教育领域中的诸多不良现象归咎于教育产业化。蒋和胜等人认为,其关键在于对教育产业化科学内涵的理解上有分歧。要端正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态度,有必要对教育产业化的内涵进行合理梳理。(1)教育产业化的目标是扩大教育资源总量、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增进教育运行的效率。在教育领域的突出矛盾是,政府有限的教育投资与人们日益增大的受教育需求的矛盾。政府加大教育投资的良好愿望实践起来总是存在太多的障碍。教育投资的约束注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建立能够缓…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将在经济体制、市场格局、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国内外市场、政府经济职能、分配结构、微观模式、工业发展阶段与城市化、综合国力与人民小康生活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十大态势。  相似文献   
5.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论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农民就业的四大因素,提出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农业产业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途径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兴容  蒋和胜 《求索》2010,(2):1-4,28
本文纳入技术水平、要素质量和要素价格等差异化因素,由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证检验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1998—2008)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存在相对要素价格多锥形均衡。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显著不等,并从要素供给弹性、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出调整机制等视角阐释了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中国经济实践中不成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