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观念,从而纠正人们的错误行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批判与思考,确立一种关于引导人类当下生存的立场以及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进行自我拯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念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公平观、生态善恶观和生态义务观.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着眼国际社会现状、人类发展理想和世界未来前途命运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开展国际合作的基本追求,具有契合人类现实需求、能为世界认可接受、易受关注联接人心的传播优势,但也面临由于西方国家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逐利性特征、全球治理方式上的话语权鸿沟、不稳定形势下的逆全球化风潮等因素而形成的传播困境。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应,就必须打造超越文明差异的话语体系,建立畅通有效的发声渠道,探索直抵人心的表达方式,以赢得世界人民的理性认同和情感共鸣,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谌力 《求实》2010,(Z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简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贝拉中心开幕.会议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会议很快在两大阵营互不相让的交锋对峙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