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人民调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在调解社会矛盾与冲突、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伴随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无疑对于社会冲突的预防和调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焦连志  谭祖飞 《求实》2006,2(8):14-16
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开创的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两个“构建”:一是以“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构建了以发展为中心的执政党思维形态;二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在执政党的政治、组织、思想、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建设都做出了重大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然生态思想并不是建立在空无的基础上,它是对当时生态状况的批判性反思.其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生存环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问题的制度根源.马克思的自然生态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校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部26号文件的下达,独立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校风建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针对当前独立学院校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独立学院校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产生的原因,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的更替以及东方社会如何实现工业化。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运用到苏联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不仅对苏联,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河,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看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体现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贯穿着实践第一的思想;彰显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军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型教育机构的独立学院由于举办时间不长等原因,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脱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办学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优化等途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使两者走向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