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由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发展的结果必将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进而成为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早在1847年初为批评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就曾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揭示了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作用。马克思在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积极准备《资本论》的写作期间,写了…  相似文献   
2.
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在这极为特殊、极为艰难、极不平凡的三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抗击灾害和灾后重建的奇迹,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3.
关于“过程”的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也是其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恩格斯在批判其客观唯心主义实质的基础上 ,对“过程”的思想加以改造、丰富和发展 ,在作理论层面阐发的同时用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对“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这对于我们在具体的时间、空间和事物相互的联系中考察事物(现象)的产生、发展、灭亡 ,以促进事物的转化 ,有着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文知识作为一种文化,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所揭示的人类发展样式及历史规律、社会体制的建构模式和运行机制、人的精神活动特征和思维发展规律等所形成的理论形态 ,还是形态各异但却“ 同祖同根”、“血浓于水” 的中华各民族文化, 抑或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 “君子自强不息”、“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忧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精神境界 ,以及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爱国主义、 讲骨气讲气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强大的具有民族特点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多次强调,搞好贵州的各项工作,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开放28年来,贵州的变化天翻地覆,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是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的伟大成果。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审视走过的艰难历程时,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可喜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与发达地区和周边省、市、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尽快缩小差距,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具体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此,本刊于7月5日举办了专题座谈会,现将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权力观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思想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影响着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根本性课题。党员先进性教育,既是一次全党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也是一次对共产党人进行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再教育。一、权力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无正确的权力观,关系到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姓“公”还是姓“私”、姓“民”还是姓“官”的重要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前和执政后,对共产党人应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真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推动变革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顺应全球化趋势,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指导作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无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最早提出来的。就老子、庄子把“无为”作为一种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相统一的人生价值取向而言,“无为”思想对现代人如何对待自然、社会和人,如何处置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文明非理性的方面;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外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现象;以及在  相似文献   
10.
用“形散神聚”来形容对人民行动党的印象也许不够全面,但这种感悟却是真实的。其政党的思想、政府的行为、基层(人民协会)的性质;政党的显型(正值大选之年,人民行动党强势推出自己的理念、宗旨和价值以及候选人)和大选间隙期的“冬眠态”的隐型,这种“有为”与“无为”、“形散神聚”的辩证统一状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