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效行政行为因具有重大的明显的违法情形,自始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政相对人对无效行政行为有两种对策;温和而言,可以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地通过申诉,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等途径寻求救济;激进而言,完全可以无视其存在,拒绝履行义务,直至采取对抗形式进行正当防卫,我国对无效行政行为的立法刚刚起步。应该根据法治原则和宪法精神,修改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尽快确立和完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侵犯公民宪法权利争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峰 《行政与法》2002,(12):59-60
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原则和实际需要出发,应对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作扩大解释,把侵犯公民宪法权利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实定法上的依据,而且也符合宪法司法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榕政(2003)10号<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规定立即全面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为了执行这一通告,福州市工商、税务、城管、公安等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明显违法的、严重侵犯有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相似文献   
4.
建立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确认无效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我国已有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司法实践和关于确认无效判决的司法解释,但不能据此认为我国行政诉讼中已经建立了确认无效诉讼制度。要使确认无效判决真正具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必须在诉讼程序上使确认无效诉讼与一般的行政诉讼相分离:1·确认无效诉讼不受起诉期限的限制;2·确认无效诉讼应以行政确认程序为前置条件;3·在确认无效诉讼中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在确认无效诉讼与撤销诉讼的关系上,宜把确认无效诉讼看成撤销诉讼的补充诉讼类型。  相似文献   
5.
无权行政行为初探金伟峰一、无权行政行为与行政超越职权。在许多国家的行政法中,越权是个重要的概念。例如,根据法国行政法院判例,可以构成越权之诉的理由有:无权限;形式上的缺陷;权力滥用;违反法律。在英国,越权包括:违反自然公正原则;程序上的越权;实质的越...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授权立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完善我国授权立法的探讨金伟峰一顾名思义,授权立法是指根据授权而进行的立法,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立法现象。然而,由于各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法律渊源的差异,授权立法并没有确定无异的内涵。在西方国家,虽然授权立法(通常称委任立法)仅指议会授权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7.
一、有关说明目的:本文系属“浙江大学行政强制法课题组”为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批准号:99BFS005)所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与规章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进行资料性整理,了解与认识中国现行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从而为深化对行政强制法理论的研究及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建议稿)打下基础与创造条件。行政强制措施概念:在当今中国的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有两种理解:一为广义,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维持社会秩序,预防危害社会事件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12条规定了公务员的忠诚义务。公务员忠诚义务兼具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制度性的忠诚,约束公务员的一切与职务相关的行为。公务员违反忠诚于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应予以追究道义、行政和法律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与省级地方性法规冲突的处理目前在我国尚无权威定论.但从我国现行的法秩序内得出的结论是,在两者冲突时应该优先适用省级地方性法规。因为从地方政府的法律属性、司法审查的规范适用、内部行政行为的法效力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分析来看,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不能高于省级地方性法规,否则就违背了我国现行法秩序的基本权力架构。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揭开“国家政策至上”这层在法秩序内没有足够支持的面纱,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授权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对授权 行政主体的探讨在许多方面尚付厥如。本文对授权行政主体的 涵义,种类及存在的理由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完善我国授 权行政主体制度作了些许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