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向全国人民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特别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考察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因素,深圳市多项社会发展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属于“有条件的地方”,因而我们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目标也应该更高一些,提出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金民卿 《人民论坛》2012,(22):32-33
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主体为核心,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理论研究客体、理论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程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民卿 《前线》2017,(1):12-18
弘扬马克思术语革命传统,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形成自主性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定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人民立场、根本动力和政治定力,强化理想信念引领、突出指导思想传承、深化实践经验提升、深入展开思想斗争,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唯上论”、“唯共产国际论”、“唯书论”等迷信盲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初步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必须破除以“马教条”、“洋教条”、“古教条”、“新教条”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迷信盲从和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大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 ,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建设。本文从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理论和建设方面试作探讨。一、大众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技术和商品 (市场 )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 ,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 ,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体来说 ,广告艺术、…  相似文献   
6.
"九月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筹划新中国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首次较清晰地阐述人民民主专政问题,明确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发展方向;阐述了新中国的经济性质、不同经济成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中国的社会矛盾及其解决方法;从加强党内民主、理论建设、干部队伍等方面,前瞻性地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从财经统一、发展生产、加强纪律性、反对无政府主义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策性准备。这些理论、制度和政策探索,在新中国创建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导性意义,在七届二中全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献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创建新中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变革中转化为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从"传道"的角度看,党的"大道"就是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包含着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从四个维度展开:立道,即在理论探索中确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弘道,即在理论创新中创立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卫道,即在理论斗争中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兴道,即在理论武装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在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支柱。当前,整个社会的信仰建设不容忽视。必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建设好社会信仰体系,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巩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