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奎 《兵团工运》2020,(2):45-45
2月23日,四师六十七团医院党支部安排救护车将感冒药送到该院护士长李凤的母亲郭宗瑶家里。为了让医务人员安心工作在防疫一线,院党支部全力帮助解决家中无人照料老年亲属在日常生活、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安排专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梁平  陈奎 《河北法学》2007,25(8):59-63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会愈加明显.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是今后的一项重大课题.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此举无疑为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中缺乏法律保障之背景,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合同法保护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治安问题仍很突出,不仅影响到广大农民的正常生产,甚至危及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据对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调查,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潜在隐患多。农村社会一些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封建宗教势力开始抬头,封建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迷信活动时有发生。据对商水县进行调查,仅1994年以来就已修建了82个封建迷信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4.
正在元旦来临之际,为让团场生活困难职工群众体会到党的的关怀、关爱,2018年12月30日,五师九十一团一连党支部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并为困难职工群众送上节日祝福、慰问品和慰问金。慰问中,每到一户,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同时勉励  相似文献   
5.
陈奎 《当代党员》2014,(1):64-65
2008年4月15日,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访问美国,计划在华盛顿露天广场举行弥撒仪式。由于人数众多,弥撒门票成了稀缺资源。倒票行为应运而生,原本免费发放的门票被迅速炒到200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五师九十一团九鑫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海军赶赴北京,参加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交流活动。已到不惑之年的冯海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2012年,冯海军被兵团评为兵团青年致富带头人。他说:"我对兵团有深厚的感情,我希望做一些对兵团职工有益的事。"2010年,九十一团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养殖业,并积极进行招商  相似文献   
7.
"恶搞"作为当前网络中的流行名词,从图片到视频,从文字到软件,从人物到事件,几乎都会成为其对象。恶搞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其颠覆性的解构方式亦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拟在分析"恶搞"涵义及其现实争议的基础上,探讨"恶搞"的法律控制边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社会转型这一大变革之推动,构建符合新时期特殊需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根据沟通学说之观点,任何制度要想在历史进程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必须重视该制度主体之间、规则之间、各个阶段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期实现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基于此种理念,应探索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时期甜情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寻求我国法律制度多元的沟通径路.  相似文献   
9.
陈奎 《当代党员》2013,(7):21-22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也被称为“门面作风”,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脱离群众需要,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干部中最常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古已有之,但今天,这个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奎  张艳 《河北法学》2012,(8):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
纠纷解决方能维护社会秩序之安定,而纠纷原因之探究则为纠纷解决研究之起点。基于对当代中国建构纠纷解决机制的宏观认知,尽管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利益有关,立足于法律的视角,虽属于权利义务的现实分配之纷争,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看,这种纷争或许与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重建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应是彻底解决纠纷、恢复当事人之间私法秩序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