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而丰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误读及其他原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视,但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的努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真得以逐渐复归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的特殊性。在对全国部分高职院校、高职辅导员和高职学生以及高职学生实习企业调查发现,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特殊要求。在具体实践中,要从加强校企合作育人、提高辅导员素质、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综观人类历史,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人对自然的依赖、服从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关系,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关系.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是人怎样善于协调和利用自然.生产力概念的完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在当代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在和谐社会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的根本动力是和谐生产力,和谐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和谐,从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利益的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利益格局,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