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陶日贵 《岭南学刊》2007,(2):121-124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是广东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突出城市文化的岭南特色,强化城市文化的人文内涵,通过内引外联,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文化体系,是广东城市和谐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一大飞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高度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主要表现为:在革命和建设中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具体实际,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孜孜以求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管理是当代管理的理性选择。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企业的跨国经营,从而引发了跨文化管理问题。其中,对文化融合问题的解决程度是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对抗主义和文化守成主义是当前跨文化融合的主要障碍。树立科学的文化观,构建新型组织文化,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是解决文化融合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鲍曼停用了"后现代性"而代之"流动的现代性"。对鲍曼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术语的置换",更是一次"思想的转向",即由"后现代性"思想跃升到"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生成、提出,既是鲍曼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结构性转型深入反思的结果,也有后现代性概念局限性的原因,同时也是鲍曼思想发展的内在出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