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意识形态又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承担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与教化的责任。自我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的互动过程,而意识形态一方面在"秩序"  相似文献   
2.
韦岚 《工会论坛》2008,14(3):75-76
理性化是人类以其理性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加以征服并控制的种种努力。随着20世纪人类对理性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在政治学领域中对理性的思考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党政领导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在遵循理性规则的制度框架下,通过选拔具有理性精神的考核主体队伍,设定符合理性原则的考核指标,推行体现公正宗旨的考核程序,无疑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韦岚 《党史文苑》2008,(8):15-16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民盟桂林核心小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组织了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斗争,并利用盟员自身的优势与中共合作开展抗战文化宣传,在桂林进行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韦岚 《求实》2012,(1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文化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概念与意识形态具有密切联系,表现为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无法完全区分,两者相辅相成.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来源于文化承载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的特性以及文化传播、选择、再创造的运行机制.基于文化认同视阈进行剖析,彰显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无疑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遵循文化自身规律,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发挥文化认同力量,达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并借助营造优势文化环境,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