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内容丰富,贯穿了他革命活动的始终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空想社会主义并且真诚地为之进行种种试验,希望依此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所不同的是,李大钊最早觉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成为一个彻底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并为它在中国的实现奋斗终生。本文对李大钊思想的这一转变作一论述。一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认识的起点在哪里?党史学界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李大钊就义84周年.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裴赞芬和石家庄学院宋杉岐两位学者撰写的专著《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一书.是关于李大钊研究的一部重要学术成果。作为曾经参与河北李大钊研究开创工作的一员.我为这一学术成就的取得和研究的新进展.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著作由青年学者完成.尤其值得庆幸.说明李大钊研究代有人才出.后继者更强。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叶,当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时候,西方各国已先后进人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已经充分暴露,面临社会革命的危机,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日益高涨。这一事实,使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和进步知识分子,虽然身处于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却不能不考虑社会革命的问题,并积极从社会主义学说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争相以社会主义为标榜,以社会主义者自命,表示自己的先进和远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20世纪初叶中国曾经  相似文献   
4.
人民心中有一面镜子,多少有过至高权利、显赫一世的人物,在他身后经过历史的沉淀、冷却,都要经受后代人不受某种约束、不带感情色彩的重新评价,在这里除了政绩、业绩之外,该历史人物的立身作人、道德品格也无法不受到检验.李大钊逝世已经70余年,他之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首先由于他是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共产主义之父的历史地位,同时也由于他具有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他的高尚品德,感动着当时的人、后代的人,包括反动营垒的人.  相似文献   
5.
1927年春天的北京乌云滚滚、血雨腥风,奉系军阀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纵容下,逮捕了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党组织成员,4月28日年仅38岁的李大钊及其同志共20人死于反动军阀的绞刑架下。80年过去了,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岁月的沧桑丝毫没有磨损李大钊生命的光华,他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