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社区建设的新路子,1997年以来,铜仁地区各级民政部门从实际出发,以城镇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区力量,大力发展以优抚、济困、敬老、助残为重点的便民利民服务业,初步形成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统一模式,照搬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突破口,稳步推进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事关沿河"战胜贫困、奔向小康"目标的实现,事关沿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地委的要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具体的决策上来,抓好规划,突出重点,搞好"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4.
加快构建铜仁文化旅游与“大武陵”整体联动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贵州省欠发达程度最深的少数民族地区。将铜仁文化旅游纳入横跨黔湘鄂渝四省市的"大武陵"文化旅游圈范畴来科学统筹,可以使铜仁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并成为武陵山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向。作为一个“老少边穷”的地区,只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这个机遇,用足用好这个机遇,才能加快改变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突出三个重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以扶贫开发为载体,全面实施整村推进“四治”工程。一是加大治山的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解决石漠化治理的问题。二是加大治水的…  相似文献   
6.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当前特别需要立科学发展之观、鼓科学发展之劲、谋科学发展之策、求科学发展之实。立足沿河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怎样才能使沿河的经济社会实现加快发展呢?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认识,树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突出特色。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示范、渐次推进的要求,沿河县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路:根据县情,必须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县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顾明杰 《当代贵州》2008,(17):34-35
作为旅游资源富集的铜仁地区,要促进文化旅游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关键是要形成旅游特色品牌,把“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篇文章做深做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