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说起压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不陌生,确实在高节奏、高速度、高效率的态势下,来自工作、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无处不在。于是,压力对身心健康有无影响也成了人们饭余茶后的热门话题。什么是压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承受的负担。压力可以分为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客观压力就是现实情境下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比如实际的工作任务、任务难度、时间要求等:而主观压力是指个体对实际的环境刺激也就是各种客观压力的主观感受。当压力源存在时,由于个体自身因素,比如应对客观压力的能力不足、应对方法不当,自我期望值过高、非理性思维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意志品质等作用,我们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辩证思维,又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思维发展完善、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辩证思维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卓有成效地培养青少年的辩证思维能力,就必须探索,了解辩证思维在个体身上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规律。遗憾的是,有关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研究不仅在我国很少,就是在国外思维发展的研究中,也是疏星寥落,不少领域尚是空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