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永远的记忆     
永远的记忆刘国均九三学社在风风雨雨中已经历了半个世纪。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也象人生一样有坦途,有逆境。我是在50年代加入九三组织的。话要从56年8、9月份说起,当时正值国家强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时候。我在本单位──地科院矿原所原是团的发展对象之一,因超...  相似文献   
2.
改革旧的组织人事制度,建立新的选人机制,扩大选人的民主化,拓宽识人渠道,是从根本上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方法。汉朝建立之初,由于战乱刚息,经济萧条,人们刚从秦朝残暴苛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渴望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因此,当时汉朝统治者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哲学。到了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汉朝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政治趋于稳定,国内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要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再用那些行伍出身,素质低下的旧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才的选拔、培养、爱护、使用、积聚问题,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应该说关于选用人才方面的内容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人才是国家之本。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盛,都离不开人才。历史上由于知人善任,拥有一支雄厚的人才队伍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没有无用的一技之能,只有用的不是地方的一技之能。对于那些身怀一技之能的人,哪怕是不上“九流’的人也不能鄙视他们,只要我们用好了,都能为事业做出贡献。历史上孟尝君不拘一格用“鸡鸣”“狗盗”之徒死里逃生的故事,是不是对我们很有启发啊?战国末期,齐国的国相孟尝君仗义疏财,家里养着各种门客几千人,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