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海文 《学理论》2010,(24):35-37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就是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因素如动机、理想、情感、意志等的参与及协同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重要作用。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运用榜样教育法、激励和转化,激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引起人们模仿和感染,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2.
论新农村农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我国农村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村正面临着传统道德基础不断缺失,新的道德基础尚未形成的过渡状态,新农村需要新道德.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力对策,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吴海文 《求索》2010,(12):125-127
孔子与康德是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在面对社会大变动、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两人都对人类的道德信仰、人类命运给予了高度关注。孔子提出"仁"德,二千三百多年后,康德提出"至善"的学说,两人都是通过教育达到"仁"、"至善"的目的。本文通过孔子与康德的道德观之比较,阐述道德信仰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