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榜样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全局普遍具有先进典范意义的人和事,一类是在一个单位内干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范,毫无疑问,为推进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前者的表彰和宣传,要把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企业青年要求成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然而,在一些工厂,在一些企业,人才的成长至今仍是那样的艰难而曲折,……影响人才成长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我们分析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局限于达种现象的本身,而要寻找出生这种现象的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的兴旺,改变了苏州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突破了长期城乡分割的局面,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腾飞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乡镇企业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1987年,苏州全市乡镇企业职工116万人,其中青年职工达104万人。这些青工,除了少量的回乡中学生和复原退伍军人外,绝大多数是陆续从农业战线上转移过来的青年农民。这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年轻人,在经历从农民转向工人、从传统习惯转向现代意识的过程中,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苏州纺织公司所属工厂的青工兴趣小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反映如下: 苏州纺织公司共有三十七个工厂,主要生产棉纺、毛纺、针织、化纤等产品,全系统分为毛纺、针织、印染、棉纺、纺机等五个行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4%,居全市之首。纺织系统共有30000多名职工,共中二十八周岁以下的青工18176人(含团员4642人),青工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这些青工绝大多数都处于生产第一线,其中有不少是生产上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块拥有净资产2亿元而号称“苏南钢城第一村”的土地:宽阔的马路连接着广阔的天地,路右林立的楼房是村民的住宅,左边傍水而建的是轧钢厂,高高的烟囱和厂房,一条条现代化生产流水线正在紧张运行,还有拥有23间中高档客房的宾馆,占地150平方米的高档舞厅……完全是一派现代化都市的气息。而谁会想到,15年前这里还是芦苇丛生、白茫茫一片的长江穷沙滩呢!  相似文献   
6.
近日走进某书店,只见一块广告牌:“欢迎选购四书五经,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望之欣喜,顿生感触:眼下到处都在强调以德治国,其实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道德流传千年,读点四书五经,也该是以德治国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乡各地的个体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从事个体经营的青年劳动者也在日益增多。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个体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许多共青团干部和做青年思想工作的同志十分关心的问题。最近,我们对吴县枫桥乡团委加强个体青年思想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吴县枫桥乡地处古城苏州西郊,古迹寒山寺旁,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相似文献   
8.
苏州二建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级施工资质的国有老企业,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综合实力多年居苏州各大建筑企业之首。近年来二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首先是承接项目难,由于宏观调控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施工项目明显减少,而部属及各省市建筑队伍还大量涌入苏州,使本已“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更为紧张;其次是收回欠款难,至今二建被拖欠的工程款达1.5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在许多纺织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状况。“招工难”之严重,已经成为纺织系统的一大难题,也已成为引起各方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題。最近,我们对苏州市纺织和絲绸两大系统的招工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 现状苏州,历来是我国絲织品和棉织品的产区之一,素有“絲绸之府”之称。苏州的纺织工业目前分为絲绸和纺织(棉纺)两大公司。据1985年的统计,两大公司在市区共有生产厂家59个,职工65000多人,占全市(市区)工业系统职工总数的24.6%,两大系统的产值14.7亿  相似文献   
10.
苏州染织三厂共有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七百九十四名,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一点六,其中团员一百五十五名,这些年轻人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可以说,绝大数都是爱国的,只是由于各人的政治素质、生活经历、道德修养、文化程度的不同,爱国主义思想觉悟的高低也就不同,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