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近,我们在玉溪地区政协民宗联络委、华宁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同志的陪同下,到华宁县盘溪镇进行以回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主的综合调查,旨在为云南省政协组织的首批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现状“百村调查”课题,获取一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盘溪是省内闻名的一个回族聚居镇。调查中,我们重点听取了中共盘溪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汇报,走访了回族林果种植专业户马继文、北门清真寺及镇办甘蔗渣刨花板厂等。盘溪镇回族近年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回族与周边汉、彝等民族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  相似文献   
2.
姚继德 《今日民族》2010,(11):38-41
彩云之南,山水多姿,峰峦俊秀,江河棋布,雄关漫道,沃野星缀,气候立体,物产丰腴,民族众多,文化璀璨。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村落交错,阡陌相出入相友,言语互他们勤劳智通。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在云南大学成立暨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召开@姚继德  相似文献   
4.
保持党的先进性 ,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继德 《思想战线》2006,32(5):37-42
中国伊斯兰学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明清之际发生的“以儒诠经”文化运动、云南伊斯兰学派的“儒化”及云南学派在中国“回儒对话”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全球意义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开展“回儒对话”的成功经验,应当成为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和平友好对话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成的两极世界坚冰方释,从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传出了奥林战略研究所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耸人听闻的杞忧———人类将步入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亨氏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提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试图从理论上诠释后冷战时代乃至未来世界各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文明形态或类型是丰富多样的,这种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成为了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永续的前提。在文明对话日益深入人心的21世纪,人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理性的去观察对待文明形态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与同构,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我们对待异文化或异文明的一种基本心态。在以  相似文献   
8.
主持者言     
人类的文明形态或类型是丰富多样的,这种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成为了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永续的前提.在文明对话日益深入人心的21世纪,人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理性的去观察对待文明形态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与同构,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我们对待异文化或异文明的一种基本心态.在以研究人类文明和文化演化规律为职志的人类学或民族学中,关于如何对待"他者"或异质文明,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们都曾经有过诸多的忠告.  相似文献   
9.
姚继德 《思想战线》2002,28(3):60-63
“秦和人”一词 ,是泰语对历史上形成并生活在泰国北部清迈、清莱一带祖籍云南的回汉两族侨胞的统称 ,19世纪后 ,被当时旅居东南亚地区的西方殖民官员、探险家和传教士按泰语北部方言拼写成Cin -Ho/Chin -Ho ,或简称为Ho/Haw/Hor,大量进入其日记、札记、信函和旅行报告中。但由于云南回族马帮商人前往泰北的时间最早 ,商贸活动最频繁 ,移居时间最早 ,所占人数最多 ,因此西方文献和今天泰语中惯称的所谓“秦和人” ,又主要专指云南籍回族穆斯林。清迈府县城乡共有 9个秦和穆斯林区 ,阿拉伯语和汉语是他们的主要语言 ,清迈府城的王和街浓缩了云南籍的秦和人移居泰国北部的历史 ,现已成为以云南籍回族穆斯林为主的秦和人在今日泰国社会存在的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