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结构-制度分析"与"过程-事件分析"两种研究模式在理论上存在着张力,然在具体研究中,单独使用其中之一又会突显出各自的优劣。由于生活本身是具体与抽象的组合,行动又是坐落在即时情境和社会情境之中,因此,本文尝试勾连两种模式,将"结构-制度"化约为社会情境",过程-事件"化约为即时情境,形成一种"情境-行动分析"视角,藉此视角并结合社会性别因素来审视井村妇女的群体性抗争。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认识论中,我们习惯于采取传统的认知理解立场,从一些自设的考核指标或感知的实在物质去对比、考察一个城市的变化,从而很难融合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认识论主张。因此,本文试图以"实践理念"为切入点,在既尊重城市自身发展标准的同时,也客观地去描述它在历史潮流中的真实变迁。通过对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理念研究,我们发现它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实践理念阶段,即起步阶段的去单位制兴社区制理念、发展阶段的社会复合主体理念以及深化阶段的城市品牌网群理念。这些理念的提炼,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杭州市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变化主线和发展轮廓。  相似文献   
3.
姜利标 《学习与实践》2009,(10):144-147
新时期,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是建立在当代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所取得的成就之上的。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动向,可以为未来的中国社会学发展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自人类社会开启自由追求的新篇章时起,个体就在不断围绕社会情境变迁而从事操劳活动,并发展出“原初自由”“社会人自由”以及“可理解的自由”三种类型化情境形态理念.以具体现实为关怀取向的社会学,自然也无法避开学术认知与自由情境之间的建构纠缠关系.如何理解个体所置身的社会生活情境抑或个体所珍视的情境自由理念,成为社会学家面向具...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郑杭生以及他的团队曾先后提出了富有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学术界对这些理论思想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大体上涉及其理论建构的方式或类型、理论群知识是否可接受以及这些理论到底是社会理论还是社会学理论。如果运用工具主义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理论的话,实际上它们构成了一种并行的统合关系。通过文本的探究,我们还可以发现郑杭生并非固步自封在已有的理论群知识体系之内,而是不断保持自我知识的内外在实践性反思过程。因此,这种统合性、实践性的社会学理论群知识在接受时间的检验和价值待评估时,会成为中国社会学史的一种永恒经典。  相似文献   
6.
姜利标 《新视野》2023,(4):54-62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建构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国内社会学界面临的紧迫议题。作为一门具有思想渊源的实践社会科学,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自然离不开对该学科自身发展脉络的关注。因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共同体采取内在反思性认知立场,从学科知识生产的特质理念、学科延续过程中的发展性危机以及学科知识生产的潜在规则三个层面获取启发性经验,在差异分歧性共识的基础之上,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生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