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泰安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生态理念作为制定《泰安市城市绿化条例》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守"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为原则,坚持高点定位、多方配合、实际管用、全民动员的立法理念,构建泰安城市绿化法治的"四梁八柱",依法呵护城市绿肺,实现"绿色、彩色、  相似文献   
2.
与农村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目前有一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学习能力、大局观念、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民主意识、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思想认识不到位,培训效果不理想,监督考核不严格,党内民主发展不够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努力提高自学和带学、致富和带富、发扬民主和善于集中、驾驭全局和抓具体工作、管好自身和带好队伍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借助客观现实与主观能动性间的辩证关系,凸显了实践的真正含义。从静态视角来看,实践自身表现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现实间的张力;从动态视角来看,实践过程又被视为二者间张力的和解。通过对其辩证统一过程的演绎,不但明确了实践本身的唯物主义基础,更在实践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上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能否恰当定位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涵,不啻为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哲学史层面,重新审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思想的承继关系。其中,只有先达到对概念进行反思的理论思维高度,才能进一步探讨实践对整个思辨体系的内在颠倒。由此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辩证法的扬弃,毋宁是纯粹逻辑的概念式反思,逐渐现实化的过程。后者在重塑辩证法核心的同时,将成为解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崭新范式。因此,以反思为基础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思维自身所蕴含的历史性,连同二者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必然关联,一并构成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意蕴。这无疑为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三者一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