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培养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育人工程.应把握普及和提高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持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形成和巩固,构建学生骨干良好的心理要素,培养学生骨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稳定的兴趣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价值观状况作了分析,大学生价值观从整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从发展趋势上看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由此提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使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普遍喜欢我国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不够全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理解深浅不一,部分学生青睐西方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转化大学生情感的条件和环境,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表现乏力。营造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环境,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建设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共青团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呈现出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的特点,但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尚存在效果不佳、方法途径不够有效、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对此提出合理构建高校团内活动目标和内容体系,创新活动方法和途径,开发校园文化功能等对策和建议,从而增强团的活动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根基,交往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贯穿于人的发展过程始终.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的交往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交往.构建主体间性原则、客体指向性原则、现实生活原则和平等对话原则是实现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提高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