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丁玲前期的生活和写作,并由此探讨“五四”以来女性寻求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突破和面临的困境。丁玲独自离家赴异地求学,并以种种实际行动表明了同封建父权制的彻底决裂,从而初步确立了现代女性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在此基础上,丁玲的写作本身既打破了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沉默”历史、公开展示了女性隐秘的身体欲望,因而极具颠覆意义和革命力量;同时又因为日记体的特殊体例而重新被置于私人话语的圈子里,削弱了其公共权力和合法性,并且再次把女性作为有待窥视的秘密加以性别化———这构成了丁玲创作的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2.
党校教育肩负着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培养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任。为此,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独具党校特色的教育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党校经过20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但随着对世纪的到来,形势任务的变化,对党校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正在把党校推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与此相比,党校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配套、不适应的地方。例如,教学内容安排小而全,重点不够突出,中心不够明确;不同班次的课程设置缺乏层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