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宜周 《台声》2002,(11):1-1
最近,由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组成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行了第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乡亲代表,认真总结全国台联第6届理事会5年来的工作,选举产生了全国台联第7届理事会及领导成员。长期以来,全国台联和各地台联发挥乡情和亲情的优势,广泛联系台湾岛内外的乡亲,积极开展两岸民间的各种交流交往活动,反映台湾乡亲的愿望和意见,向台湾乡亲介绍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团结海内外广大乡亲反对各种“台独”分裂言行。同时,在服务好生活在祖国…  相似文献   
2.
宜周 《台声》2002,(12):1-1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六大总结了过去13年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把“三个代表”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中共中央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在新世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祖国的统一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就在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更加关注祖国统一的进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述,得…  相似文献   
3.
宜周 《台声》2000,(2):1-1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至今已有5年了。这八项主张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照顾和理解台湾人民的利益和感情,高瞻远瞩、务实理性、情深意切,得到了祖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坚决拥护、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5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指引下,海峡两岸人民积极地进行交流交往,共同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使两岸关系有了长足的进展。两岸经贸互补互利,关系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4.
在2001年12月1日台湾地区进行的“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束后,台湾和国际社会有些人造出一些舆论,声称此次选举的结果说明台湾主流民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已经倾向于支持“台独”,云云。其实,只要我们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台湾民意动向在各方面的体现和实质,就不难看出,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宜周 《台声》2002,(4):1-1
2002年3月,初春的北京,迎来了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召开。8日下午,江泽民主席来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看望人大台湾团的全体代表,参加台湾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与代表们话家常、议统一。代表们围绕加强对台工作、发展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议题积极发表意见,直接向江主席反映台湾同胞的心声。江主席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解答了各位代表关心的问题,并深刻阐述了祖国大陆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代表团,是由居住在祖国大陆各地的3万多名台湾省籍同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6.
宜周 《台声》2003,(3):1-1
备受瞩目的台商春节包机航运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进行。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使得这次包机航运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两岸直航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首先我们看到,此次包机航运能够成行,是两岸交流交往发展的必然要求,表明了两岸直航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近些年来,两岸的经贸交流突飞猛进,两岸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已突破400亿美元大关,两岸的人员往来更是与日俱增,每年有300万人次来往于两岸之间。由于两岸无法直航,台湾民众不得不承受绕行转机的痛苦和飞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企业则…  相似文献   
7.
宜周 《台声》2002,(3):1-1
1月24日,在纪念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发表7周年座谈会上,钱其琛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表示“长期以来,台湾同胞为摆脱殖民统治、反抗专制压迫、实现当家作主愿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充分理解他们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复杂心态,充分尊重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钱副总理的讲话受到海内外华人的热烈欢迎,在台湾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台湾舆论普遍认为钱副总理的讲话务实,充满了善意,切合台湾同胞的心声,将为两岸关系开启新的篇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走过了一段独特的路程。1895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