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悄悄话成为“公开宣言”“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鲁迅曾在《示众》《药》中,用“围观”来形容像鸭子一样伸着长长脖子的人们。围观者嗑着瓜子,有一种享受免费午餐的优越感。微博“围观”的力量有其有益的一面,公众参与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从心生善念到付诸善行的最短距离,仅在一秒钟的转发之间——“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爱心衣橱”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众多网民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把我们变成了像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尼古拉斯·卡尔在他这本书黾发出警告。他担忧,在丢掉羊皮《圣经》,丢掉报纸杂志,丢掉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我们会丢掉“大脑”,变得浅薄。在语音为中心的时代,诗意的表达和雄辩的口才,不断强化着大脑的某个部位,而书籍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卡尔认为,活字印刷唤醒了人们,深度阅读随之成为普遍流行的阅读习惯。在这种深度阅读中,“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寂静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