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岳永逸 《思想战线》2013,39(1):84-88
近年来,主流与非主流相声、二人转与二人秀的激烈论争,表明了人们关于曲艺认知的混乱。作为因应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而生的"曲艺",可以打破既有的官民、雅俗、大小传统等二元认知的桎梏,直面曲艺本身。在曲艺演绎的历史长河中,以厚厚薄薄的城墙为界,城墙内外的曲艺分别有着"媚下"和"迎上"的基本取态。这意味着乡野曲艺一直就有的都市化历程。二人转和温州鼓词在当代不同地域的红火,预示着诸多乡土艺术再度繁盛的可能,但必须首先让这些乡土艺术回归乡土。  相似文献   
2.
就表象而言,受工具理性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文艺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之势.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使衍生于农耕文明的民间文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前所未有的重视.顺势而生的民间文艺的权威--媒介学者与为政者、开发商一道主动担负了传统民间文艺重建的重任.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呈现出从官媒精英到民众、社区的反哺状态,民间文艺市场一贯有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民间文艺的反哺实则割裂了被工业文明以及信息文明主宰并追寻着都市生活方式的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当下现代性浸染的公民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为中国民俗学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岳永逸 《思想战线》2011,37(5):67-72
中国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是尊重他人、实现自我、全民参与、社会和谐,是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通过仪礼。同时,它又是一种外在形式因应时代、地域、人群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文化。要使物质充盈、需求多元、流动频繁、生活节奏快的当代人的春节有着浓郁的年味,就需要树立自信、开放的大春节观,在激活传统春节核心价值、重视并改善空巢农村现状的前提下,政府增强服务意识,具有公德心、责任感、爱国心的社会各界和公民积极参与,从而最终实现旁观型春节向参与型春节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岳永逸 《思想战线》2005,31(3):95-102
改革开放以来,与河北C村娘娘庙会相关的起源传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在现今国家话语控制下的乡村社会,原本以解释敬拜实践为核心的乡村庙会起源传说被仪式实践强化、再造,二者再在主流话语对乡村庙会的"民间文化-迷信"两可表述的裂缝间,共同型塑着地方社会,进行着地方社会的结构过程.由对此个案的民俗志研究,可以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初步指明"民俗作为一种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