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世纪末的钟声已经遥遥相闻,笼罩在法兰西上空的世界杯迷雾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历经68年的风雨沧桑,本世纪最后一次绿茵大聚会如同风中的烛火一样摇曳不定,它将昭示些什么?抛弃些什么?哪支球队或者球星将在夏日的巴黎大放异彩?……没有答案,就算是比赛已经有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可能仍然无法作出准确的评价。或许一切要留待下个世纪,就像我们今天缅怀群星璀璨的70年代一样。  相似文献   
2.
你可以选择站在良知、爱、忠诚、勇气、荣誉、真实这一边,这是一些人类久经考验的价值。站在这些价值一边,你会对自己有一个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3.
崔卫平 《南风窗》2011,(4):88-91
哈维尔试图表达的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全部独立的力量,它不是因为自身匮乏而不得不寻求一个依托,因为感到自身没有意义而寻找一个意义。而是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唯一真正的创造者",你自己的意义首先应该在你的手中,而不依赖任何别人乃至任何外部事业。  相似文献   
4.
崔卫平 《工友》2011,(3):47-47
我们尝试过很多事情,但很少尝试将自己当做自身的起点,也当做自身在这个世界上的起点。王小波在1978年给李银河的情书中这样写道:“我们生活的支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自己要有一个绝对美好的不同凡响的生活,一个绝对美好的不同凡响的意义。”这是他当时所发现的新大陆,自己的大陆。  相似文献   
5.
既然所有的人都属于人口百分比中的“少数人”,那么我们社会就要养成认真对待“少数人”的思路和眼光,不要忽视少数人的利益、不要以多数人的名义,剥夺少数人的利益,觉得可以将他们牺牲掉。  相似文献   
6.
这样的行为至今还是可能引起争议:1951年诗人米沃什作为波兰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离任出走。通常是那些反对用意识形态来解释事情的人们,在这桩事务上,运用了全部意识形态的辩解。逃离苏式极权统治有什么过错?而作为人类成员的麻烦就在于,他的头脑、心灵和身体经常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确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召唤他离去的力量,它也许来自空中;但同时也许存在着另外一种相反的力量,它来自地面,或者恰恰是他本人的心中。不妨做一个无谓的设想:假如今天让米沃什重新选择一次,那会怎样?他还会走上同一条道路吗?  相似文献   
7.
今天文学似乎远离人们而去。除了专业人士,很少有人能对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说出一二。然而30年前的状况不是这样,当时大量的文学作品敏锐地体现着社会思潮变革的动向,是人人必读的,如同新闻一般。  相似文献   
8.
我们依然不愿面对我周围的朋友因为胡杰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而分成态度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以历史、正义、良知的名义,对这位年轻导演辞职之后花了4年时间摄制而成的作品极力推崇、赞叹不已,认为它以影像的形式,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残酷,记载了林昭这位伟大女性的心路历程,这对于保存这段历史的记忆、尤其是当下年轻人了解这段尘封的过去,有着不可多得的意义。朋友们之间口口相传,互相转看,很快在一个不俗的人群中,造成  相似文献   
9.
人们渐渐地被这样的“制度”同化。感觉不到自己身上人性与良知的力量。他们与制度一道。结成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在遏制他人良知的同时,也遏制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