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恩来的高尚情操与干部自我修养思想杨增和席富群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虽然已经20多年,但人们仍然十分怀念他,崇敬他。生前,他是一个“从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的人”,但在人民心中仍然为他树起了座座丰碑。周恩来出生的时候,中...  相似文献   
2.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执政能力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分歧.本文认为,首先必须肯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执政能力.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尤其重要,因为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农村,农民占了人口的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好路子,完善一个好机制,健全一套好制度"为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作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好领导作用,使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各种利益不断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中国化,制定了与俄国革命中“中立中农”政策不同的“团结中农”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中得到了完善和很好的贯彻,对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其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又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团结中农”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社会分化并采取合理的调节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社会分层理论的一种。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结合,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系统理论。这套理论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调整,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农村原来的各阶层都成了集体经济的成员,毛泽东对农村社会分层问题的认识应该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但毛泽东继续沿用革命时代的农村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农村各阶层的斗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中,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乍看起来,在建国后的前十七年中,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是很明确的,实践中也很重视农业——国民经济的恢复首先是农业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执政能力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分歧。本文认为,首先必须肯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执政能力。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尤其重要,因为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农村,农民占了人口的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好路子,完善一个好机制,健全一套好制度”为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作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好领导作用,使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各种利益不断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7.
席富群 《党史纵览》2003,(10):14-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富农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主要通过雇佣劳动和放高利贷对农民进行剥削,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在反帝斗争中可能是参加的一份力量,在反封建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富农的政策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一致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城市民族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形成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直是其在马克思主义创新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史上的地位,没有人研究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我认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堙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探索的过程。期间经历了“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两类矛盾及两种解决方法”、“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三个阶段。探索这一问题,有利于对八大以后的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