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良好的教育形象需要教育部门通过自我内在努力与日臻完美而影响社会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历史时限性和动态性。而影响教育形象的因素诸多,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生答问,是教师"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语)的教学艺术之一。点燃学生答问的思维之火,需要教师智慧的火种。激扬式。教师提问前或提问后,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动,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答问热情和探究问题、一展身手的求胜心态,唤起学生自励自强的学习意识,学生就会在踊跃发言的同时,增强求知欲。竞赛式。即教师创设积极进取的竞争氛围,把学生答问置于竞赛的动态激励之中。如有的教师采取分组答问积分制,或看哪组夺红旗多的竞赛式,这种把激发学生个体进取意识融入为小组集体争光的竞赛式答问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工作中,如何处理校委会的中心地位和党组织的核心地位的关系,是党政一把手,尤其是校长必须认真思考、审慎对待、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笔者在和学校总支书记共事三个  相似文献   
4.
写教学后记,是教师积累素材,反思得失探寻良策,不断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方法。写好教学后记,我以为要着力注意如下几点:成功点。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失误点。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如实记下失误点,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促使自己的教学“长善而救其失。最忌对失误采取消极甚至气馁的态度,不问就里,任其发展。疑惑点。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当堂提出的时代性热点问题,老师未必能一一作答,出现社会心…  相似文献   
5.
古人有言:“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热烈、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自娱娱人,产生教与学的双重效能。敲打学生心灵。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应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空间,以新的情境和新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灵震荡、促使学生时刻处于激趣与释疑的动态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对学生心灵的不断敲打,就能粹出学生闪亮的思维火花。留下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置问,给学生留下悬念,甚至布设层层思维障碍,使学生处于学习“徘愤”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进而循着教师点拨的思维通道,层层深入,学习感悟,领略到创造…  相似文献   
6.
学思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思,思能促学。教师在有①的教学时空里,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无限思维2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名创造性。学生沿着教师所创设的思维轨迹,水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知识殿堂,享受到学工的快乐。学问结合。如果说学思结合重在教师合“引”,那么,学问结合则重在学生的“发”。J学习认知规律看,学而有思,思则存疑,疑而发问。因此,学问结合是主导与主体、教材上学生、教法与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与渗透是学生思维在瞬间碰撞出的闪亮火花。有经基的教师总是善于…  相似文献   
7.
批评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心理刺激和情绪波动特点的工作方式,素来被视为工作中的难点。教研员在工作中,总免不了要对自己的主要工作对象——教师实施批评。如何使诚意的批评既具有技巧性,又收到预期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批评类型。直面式批评。即对被批评者当面实施批评。这是一种较为严厉的批评方式。教研员实施这种批评,主要视其两点:一是思想性问题。有的教师的思想性问题,学校领导批评和疏导均不奏效,而教研员出面,运用情感和权威的力量,公正客观而又有针对性地进行批  相似文献   
8.
从思维角度提示。有的提问,由于相对技巧程度较高,学生未能把握其技巧要领,致使答问偏差。对此,教师要点出审题求答的思考方法,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解答问题的关节点上。于矫正学生思维视角的同时,取得教学实效。从知识角度提示。有的提问重在知识的迁移、转化和运用,学生往往缺乏灵活有序的应变和应用能力,答问时要么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出现知识上的分割、分离现象;要么东拼西凑,散乱无章,扣不准中心。教师如若在学生答问的知识点及联结上略加提示,很可能会使学生答问出现转机。从联系角度提示。在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学校的办学行为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积极把握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以人文教育推动学校进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贴切自然地紧扣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适度开拓,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强化自我主体感受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明理悟道效应。因为,教学纳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能使学生:深化生活认识。鉴于学生阅历浅,积累少生活体验尚处于不自觉状态,教师教学时着意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能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于深化生活认识的同时,饶有兴味地接受知识。这种寓深化生活体验于知识讲析之中的教学,兼具传道、授业、解惑多重职能。审视生活质量。教学中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开掘、剖析与评价,犹如给了学生一把审视自我,审视生活质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