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士闪 《思想战线》2013,39(3):59-65
白刘庄与夏家庄位于河北广宗县东北部,紧密挨傍但长期互不往来。这种另类村际关系的建构,是在"村运不合"这一传统叙事框架下,村民以村落信仰为基础,以村庙为工具,以口述记忆中的村落历史为依据而形成的。它是村民为防止恶性冲突而主动采取的疏离策略,体现出特定情境下社区和谐共处的另类智慧。  相似文献   
2.
地方是人们经验世界的起始与载体,地方感则是人们基于"自我中心观"的生活表达,表征着地方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成为影响地方社会运行的潜在力量.透过鲁中洼子村村民地方感中的"六个圈层",以及对"文化村"、"礼仪村"的 自我建构,可见长时段国家礼仪下行与村民积极调适的历史层累过程.这或许启示我们,顺循地方感所寓含的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乡民艺术知识并不具有结构的永久稳固性,而是因为与乡土社会生活关联密切而相应地具有形式转换的多样性和意蕴阐释的多元性。在乡土社会急剧转型、乡民艺术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背景下,学者应透过乡民艺术活动的表层现象认知其深层的交流结构,借助区域社会文化整体的概念,突破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之窠臼,以充满流动感的书写模式,实现对乡民艺术活动及其内在文化结构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