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中国政治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民党改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台湾“大选”结果,国民党候选人以不到300万票、排名第三的悬殊劣势落选,丧失了在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权,第一次沦为在野党。此一结果对于号称拥有250万党员的国民党无疑于晴天霹雳,对广大的基层干部和党员而言更是难以想象、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于是,叫喊多年不见动静的国民党改造工程在“大选”失败的推动下终于开始启动。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征听意见、研议等,6月17日,国民党十五全临全会通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4日—6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港澳及海外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以“迈向21世纪的两岸关系”为主题,分别就两...  相似文献   
3.
自李登辉执政以来,伴随着台湾岛内外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台湾当局的内外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调整之中。其对外政策一反过去的蒋氏父子时期“汉贼不两立”和很少“主动出击”的传统,逐渐发展演化出现在的“务实外交”政策。“务实外交”经历了一个由暗转明、日益公开化的过程,活动的层次逐步升级,活动区域也渐渐扩张至全球各地,并力图挤进各种国际组织,近两年更以“加入联合国”为主要诉求;活动方式更是不择手段,花样繁多。“务实外交”推行的结果给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以极大的直接负面冲击,并成为现阶段两岸发生直接冲突的主要原因。现今两岸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就是去年6月初李登辉访美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讲演中再一次宣扬他的“台独”理念。他不仅声称要给台湾以新的“定位”,而且提出“要向不可能事物挑战”。那么他究竟要向什么挑战? 李登辉赴美前曾一再声称,海峡两岸目前是“分裂分治”,“大陆主权不及于台湾,台湾主权不及于大陆”。并有台湾官方人士跟着补充,要以“大陆代表大陆,台湾代表台湾”的模式参与国际活动,加入国际组织。李登辉返台之日又表示,台湾“目前最欠缺的”是成为“一个有主权的国家”。寥寥数语,道出了李登辉的真实用意,他所要挑战的首先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政党体系发展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台湾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采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勾勒出台湾政党体系由国民党专政的一党体系发展到国民党与民进党不对称的两党竞争体系以及目前的多党竞争体系的整个演变过程,着重考察各政党在不同时期的组织、选举表现、政党认同、精英结构、“统独”主张和政党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阶段影响台湾政党体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路线(主要是对台湾前途的主张)、政党领袖和政党所拥有的可分配资源。认为两党制或多党竞争两大政党联盟是台湾政党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6日,“建国党”(英文名称为TaiwanIndependenceParty,简称TAIP)成立,当时岛内各界对其成立及未来发展看法不一,但一致认为就岛内政治生态而言,该党虽有一定的空间,但难以有什么发展前途。据《中国时报》的民调显示,...  相似文献   
7.
时光飞逝,光阴茌苒。过去的30年是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30年,也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祖国大陆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最终归于失败。民进党在1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选举和3月台湾地区领导入选举中叠遭重创,“台独”分裂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关系在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政治僵局依然没有打破,原本存在于两岸有一定模糊空间的一些问题,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震荡中变得逐渐清晰并走向对立的两面,两岸的主要矛盾也由“正统”之争演变成统、独之争.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台湾当局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岸在一些重大政治立场上的原则分歧更为突出,两岸关系重趋于紧张,政治关系更是跌入谷底.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两岸主要政治分歧及其内在社会基础,并对未来两岸政治关系作一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5日,备受岛内外各界瞩目的台湾“立法委员”、台北和高雄市长以及市议员“三合一”选举揭晓,国民党获胜,民进党受挫,新党惨败,无党籍势力成长较快。由于本次选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指标效果,攸关政党版图的重划和2000年“总统”大选的布局,...  相似文献   
10.
论台湾推行“务实外交”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冲击萧敬,张黎宏一、前言自李登辉在台湾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对内、对外和大陆政策在不断变化调整之中。就其对外政策而言,一反过去的“汉贼不两立”和很少“主动出击”的传统,以一种名为“务实外交”的政策逐渐取代了蒋氏父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