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彭榕 《人民论坛》2014,(11):135-137
微博在信息传递中的自媒体、草根化倾向明显,微博特有的信任人际群体传播且交互性强等特征,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微博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信息扩散导致谣言产生,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基本过程;微博用户在网络谣言传播中起到了核心点、中介点和受众点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榕 《青年论坛》2010,(4):33-36
高校新校区周边的青少年犯罪的涉案人员年龄偏低,由恋爱引起的治安案件比例较高,智力型犯罪或高科技犯罪已露苗头,盗窃、小额诈骗、参与非法传销等犯罪现象增加。究其原因,有自身、家庭、学校等因素,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预防该区域内的青少年犯罪应从加强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彭榕 《中国青年研究》2012,(5):35-40,99
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媒体在社会参与中的不足,促使中国青年网络参与发生、发展。青年网络参与是青年网民传播信息、展开讨论、意见协商和整合的过程。缘起事件、参与环境、青年网民构成了中国青年网络参与的基本要素,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很强的协变性、契合性、交互性和复合性。借鉴"场"理论考察中国青年网络参与,能更深刻剖析中国青年的网络参与行为,更全面分析诸因素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通过对河南省河南大学等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安全稳定和大学生道德素养等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现实世界的政治参与存在知行脱节、被动参与、功利化倾向和政治认知负面化等问题,而对网络世界的政治参与却给予极大的热情.参与形式、参与环境和参与效果的差别决定了青少年政治参与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要不断地改善青少年的政治参与行为,引导他们做到政治关注与实践参与同步、理性表达与理性行动同步、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