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济特区立法与民族自治区立法相比较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地方立法,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促进本地区的繁荣发展、但二者在立法权的来源、立法的效力和调整范围以及立法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民族自治区应当吸收和借鉴经济特区的立法经验和成果,以求为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效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涉法信访是指那些已经或应当由司法机关受理,或者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自能如愿,转而向该级司法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请愿,而依法应当由有关司法机关处理的活动。在涉法信访中,与检察业务工作有关的涉法信访通称为涉检信访。涉检上访案件反映了检察机关各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涉检上访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程序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治观念尤其是程序观念在我国极为淡薄,有关行政程序立法理论更几乎是空白。从行政机关方面来看,封建传统中的“官本位”和“家长制”的思想影响很深.缺乏行政程序的观念更为普遍。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往往是“长官意志”,有程序规定不照办.没有程序规定更好办。从行政相对人方面来讲,由于法治观念淡薄和受“无讼”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老百姓一方面认识不到自己正当权利受到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解决,另一方面仍然报着“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的信条,不敢轻易去诉诸法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行政程序法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治安  陈珂珂 《唯实》2008,(2):70-73
迁徙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很多国家得到了保护,在我国,伴随着人权入宪,作为一项公民基本人权,迁徙自由成为近几年学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考察其他一些国家关于迁徙权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再回看我国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到现在未有而有,其间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的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论法律社会功效之局限性彭治安在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新时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制,弘扬法的精神,是摆在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因而讨论和研究法律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尤其是法律的局限性问题,便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行政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但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观念、管理方式、程序、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跟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按照政府行为的科学性、民主性、法治性要求,行政管理必须在严格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河南省安阳市狠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强化责任,创新举措,集中开展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强力推进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473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强化领导责任。安阳市把"百日攻坚"行动列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书记工程",明确县、乡两级党委书记的直接责任和分管领导的具体责任。市、县、乡三级党委层层定职责、定任务、签订责任状。建立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