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一时声名鹊起,成为产业圈、创投圈和文化圈中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一概念及其所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条件下的新秩序、制度、生活方式,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又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何种意义?为此,《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2期组织刊发了“重识中国与世界·元宇宙专题”,并入选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2022年2月10日,又与《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了“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元宇宙”的哲学基础、道德伦理、媒介实践、社会特征、主体特征等多层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反思。现择要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艺术终结"是20世纪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其理论并不能支持"艺术已经死亡"这个为大多数学者所理解的结论."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将继续存在,条件是必需存在于哲学解释的"理论氛围"之中.与此相应,哲学必须借助艺术来达到它自身的目的.艺术与哲学的结盟,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微”时代,新媒介正日益介入并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表达形式。“人人都是批评家”的背景下,文艺批评还需要共识,还能有共识吗?大量综合媒介文本充斥我们的时代,书写还有未来吗?“微”时代的文艺批评如何实现“自我调控”,建立一种有限度的审美融合?又如何在艺术本位和资本力量的裹挟之间寻求突围?蒋述卓、彭锋、张宝贵、唐宏峰四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富有启发的探讨,希望本组专题能打开“微”时代文艺批评这一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自行研制的某新型号航天产品定型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创造了该类型号系统研制史上的奇迹,受到了军队和航天科工集团的高度赞扬.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长特批专机并派部队首长护送○六一基地试验队员返回基地.在某机场的欢迎仪式上,部队首长称赞○六一基地在100分的试卷上做出了120分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彭锋 《台声》2019,(13)
<正>在庄明中的画室里,我看见他正在创作的《古文明记忆》。它让我立即想起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的理论。荣格将人的精神世界比喻为一幢建筑,"其最高一层建于19世纪;它的第一层要溯源到16世纪,而对石工技术仔细检查会发现,它是由11世纪的一座塔楼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元宇宙”和“人类世”成为两个热门话题。不过,将这两个话题联系起来的讨论并不多。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这两个话题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联系,然而,既然它们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成为讨论对象,我想我们还是有理由将它们联系起来讨论。这理由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存状况——任何热门话题,或者说任何话题之所以能够变得热门,或多或少都与我们的生存状况有关,都切中了我们所处时代的要害。  相似文献   
7.
"走,到卫生室去登记,这次妇科病检查项目可多了……"已婚育龄妇女田坤芳大声对邻居谭琼兰喊。8月7日,农一师十团八连挤满了来填写《妇女病普查登记表》的女职工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