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打”整治斗争开展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检察机关严密部署,批捕、起诉等职能部门整体作战,快捕快诉,重点攻坚,稳、准、狠地打击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严打”整治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该市检察机关为适应斗争的深入开展,配合公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在押人员展开强大的教育攻势,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严打”整治斗争的方针政策,督促在押人员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深挖线索,广辟案源,开辟“严打”第二战场,扩大“严打”整治斗争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主动把“严…  相似文献   
2.
刘翠芬  张振华  房栋 《前沿》2011,(5):169-17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最大"瓶颈",解决对策是:强化重视人才的观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创新育才机制,开发本地人力资源;加快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完善引才政策和相应的体制;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在查清举报失实后 ,应主动为被举报的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实行正名制度。实行正名制度 ,可以将失实举报对当事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对当事人而言 ,无端受到失实举报 ,本已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而检察机关的初查 ,又无形中增加了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检察机关对不实举报不予以公开正名的话 ,当事人要想彻底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时间费精力不说 ,口说无凭 ,群众还不一定相信。因此 ,由检察机关予以正名 ,将失实举报对当事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三个罪名,这为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条款规定在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定罪量刑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立法机关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涉案人员除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外,尚有较大数量的违法所得。以前,处理此类违法所得,由检察机关出具没收决定书以及省财政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将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对不服没收决定的申诉,列人控申复查的范围。检察机关不再行使没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其核心是人的建设。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党政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党性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党性意识,为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树立榜样,全力推进基层党建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谓“正名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查清举报失实后,主动为被举报的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对于需要正名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以为他提供三个层次的法律帮助:其一,向本人进行通报,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其二,向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进行通报,让领导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放心地提拔、使用;其三,召开“举报调查通报会”,向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在群众当中为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可以说,正名制度切实为无辜者撑起了保护伞。但由于该制度实行的时间不长,尚乏先例可循,加之有人对实行该制度尚存疑虑,担心对当事…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程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 ,然后向外扩散 ,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我国西部地域辽阔 ,待开发地区点多面广 ,而国家宏观调控财力有限 ;因此 ,开发西部地区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不可能采取全面铺开 ,齐头并进的模式 ,而增长极开发战略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政策等依据。增长极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家家弗朗索瓦·佩鲁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的构想而提出来的。依照佩鲁的观点 ,增长极是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经济中心 ,犹如一个“磁场极”能够产生吸引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人类社会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在各种措施当中,强调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有鉴于此,我国在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设专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但在环境犯罪的各种罪名中,除“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等少数罪名外,绝大多数是以结果犯作为处罚对象,而没有以危险犯作为处罚对象。笔者认为不妥,建议,在立法上增加对环境犯罪危险犯的规定,以充分发挥刑法的保障作用。第一,增加对环境危险犯的规定,可以防患于未然,使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一、修订后的《刑法》第九章将渎职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过窄。具体而言,其弊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修后的《刑法》第九章将渎职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得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行为无法被追究。修订后的《刑法》第九章以外的一些章节,即第二章危害公共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