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的湖北和武汉工人运动,曾谱写过壮丽的篇章。特别是在大革命高潮时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中心以后,更是建树过伟大的功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这段工人运动的历史,找出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转制过程中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罗隆渭曾宪林在实施对县属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过程中,许多地方采取多种形式,从改革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入手,开展资本经营,盘活了资产存量,企业再现生机,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一、企业的转机建制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3.
1按中国农历的纪年法,从2004年1月22日(春节)起,我国进入农历甲申年。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甲子。六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经历两个甲子的,真可谓世所罕见的长寿了。这正应了“人生易老天难老”、“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实践中,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认真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探讨这种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党史论文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很少论及,本文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口才蜚声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震慑畏葸之后,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周恩来的口才之所以能如此熠熠生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妙用各种辞格.  相似文献   
6.
7.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口才蜚声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震慑畏葸之后,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周恩来的口才之所以能如此熠熠生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妙用各种辞格。“十八元八角八分”有一次,周恩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介绍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对外方针后,一位西方记者提出问题:“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风趣地回答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这一回答,使全场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静听他细作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伍角…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曾宪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到现在,已经70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国人民不仅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然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对于中国革命的重大贡...  相似文献   
9.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革命,是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的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部分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参加的革命运动。当时,国共两党和广大群众都把这一革命称为国民革命。但1927年国民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以后,这一革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国民的构成也有很大的不同,革命的人民及广大群众,在为挽救革命失败而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中,为弘扬革命正气,把国民革命改称为大革命。从那以后60多年来,中国大革命的称谓一直沿用到现在,并已成为人们用来称呼这一时期革命的习惯用语和专有名词。大革命这个称谓虽不尽科学和确切,但考虑到人们的习惯,我们这套丛书仍用这个称呼,命名为《中国大革命史丛书》。  相似文献   
1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