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一、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的三大障碍穷、愚、闭大别山区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说表现为穷、愚、闭三大障碍。1.贫穷:①经济基础薄弱,财政负担重。县财政长期靠“补贴”过日子,入不敷出,是大别山贫困地区的共同特征。本区被国家列为连片贫困的15个县,国家在1985年给这15个县的财政补贴达5637万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改革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农村推行的第二步改革情况来看,却遇到了很大困难,农业生产出现徘徊局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达到这一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又是什么?值得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一起认真探讨。为此,本刊特开辟「农村第二步改革」专栏,欢迎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冷酷的现实饥饿和营养不良正对一半以上的人类进行着打击。我们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一冷酷的现实,但只有少数人估算到它的真实数字。当我们在许多富裕的地方去周游世界时,经常有人问到底每年有多少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对这个问题难以直接回答。因为缺少对那些死者国家生动的真实的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 一、湖北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三种模式一是大推进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进行计划干预,使本区域内各产业间、各地区间均以相同的或比较接近的速度平行推进,以实现各地区、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这种“平衡增长”的手段是发动“全线进攻”,即在许多产业部门同时投资,这样既可以使不同生产部门相互支持、补充,弥补单一部门或个别企业力量的不足,又可以提高人均  相似文献   
5.
光环笼罩、名声显赫的企业家于志安出逃菲律宾,他轻而易举地把一个注册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国有企业掠劫为已有,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出现像禹作敏、于志安这样的企业家落马。全国至少有5000亿元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流入个人、集体和外商的腰包。国有资产平均每天以一个亿的巨大数额在流失。这说明于志安事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究其根源是制度性缺陷,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制度性缺陷所引起的必然结果。第一,开放改革之后,国有企业虽然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相似文献   
6.
一观念的转变:农业是发达的产业农业产业化既是农村经营体制的一场革命,又是农村发展观念的除旧布新。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中,首先面临的是:怎样认识农业,如何选择农业的发展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存在三个认识偏差。一是从世界范围讲,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就一定是农业国,而经济发达国家就一定是工业国。因而一个国家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跃进,唯一出路是工业化。二是随着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越来越少,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低,因此断言农业是一个逐渐衰退的产业。三是认为农业天生是“弱质”产业,是低效…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年高速增长的量变和积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已实现由以短缺经济为特征的卖方市场向供略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全面转变。据有关部门对600余种典型商品的调查统计,1997年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总数的31.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总数的66.6%,而供不应求的仅占1.6%,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上有着较大的剔选余地,这为消费者享受优质的产品和劳务服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与此同时,各类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却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作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8.
一、努力实现有效供给与提高农民收入双重目标的统一,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优先目标1、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保证有效供给特别是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工业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重大举措。但收入预期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没有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不仅有效供给难以保障,而且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也会落空。因此,在农村经济二次飞跃中,如何处理有效供给与增加收入两者之间关系,就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2‘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难点在农业,农业的难点在粮食,粮食生产的难点在粮产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