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著名学者戴国癅先生于 2001年 1月 9日病故。台湾各界于 2月 10日在台北为戴先生举行了公祭。   祖国大陆乡亲对戴国癅先生的逝世深表痛惜。张克辉、杨国庆等台盟中央、全国台联的领导和老台胞,给戴夫人林彩美女士发去了唁电。本刊在此特别发表美国天主教大学教授李哲夫先生的悼念文章。  相似文献   
2.
当前,市场经济对部队官兵思想上冲击是广泛而又深刻的。借一句时髦的话说,是全方位、全频道的。因此,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一、市场经济对官兵心理和观念上影响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在国际上受到世界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和封锁,国内经济被战争搞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面对这种严峻局面,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不沮丧,不气馁,勇敢地领导苏联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列宁以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十四大关于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报载,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台海演习,台北有关方面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的谈话。声明中表示:——"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联合国通过的二七五八号决议,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无只字片语提及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或台湾问题为内政  相似文献   
5.
李哲夫 《台声》2003,(1):8-9
转瞬间,我已经做了20年《台声》杂志的海外读者。20年来,《台声》杂志在海外发行经历了几次管道的调整,我总是幸运地能按期收到这份刊物。长期下来,我观察到《台声》从创刊、茁长到今天,它走过来的路程正反映祖国大陆过去20年来开放改革的轨迹:从相对拘谨到活泼解放,从片面政治化到多元民间化,从抽象“血浓于水”的民族意识到具体点评政策时局。回溯在大陆的老前辈台胞转折两岸间的爱国主义光荣的历史传记,并以新闻报道传播全国台联的多样活动,祖国大陆经建的日新月异,台胞在大陆的投资建厂,祖国河山的壮丽和两岸各界的文…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大地才有绿色,田野才有生机,生活才充满欢笑。 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些为人民的幸福而辛勤“开泉”“找水”的人。“模范团长”李国安带领他的团队在千里北部边疆掘出了一眼眼甘泉,把干涸的戈壁荒原变成了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洲,把欢乐撒向了北疆的军营村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开泉者的形象,也向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的全部涵义——为人民开出幸福泉。  相似文献   
7.
经常性思想教育是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最主要、最大量的工作,也是政治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认为,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当前政治机关要针对以下情况,抓好三个环节: 一、当前干部战士思想活跃、变化快,及时抓住带倾向性的思想问题,是进行有效指导的首要环节长期的和平环境和改革开放中的利益调整,使得干部战士的思想格外地活跃起来;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也大大加快了他们思想变化的节奏。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说多数政治机关对了解部队的思想动态是重视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对诸  相似文献   
8.
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主权下的领土。不仅中国历代有中央政府在此两地行使主权的明文记载,还有考古材料证明长远文化血缘的密切关系。可是,至今在国际上仍存在所谓“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为什么呢?这两个问题的产生,简单地说,就是帝国主义强权扩张到亚洲,意图侵蚀、瓜分中国而产生的。而二次大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局势,以美国为主的反共阵营,要围堵中国,在这西南和东南的边防要塞地,图谋制造“以华制华”的傀儡政权加以操控,而使两个问题得以存续下来。在这几乎平行的历史过程当中,在西藏和台湾都有过藏胞和台…  相似文献   
9.
李哲夫 《台声》2001,(3):29-30
台湾著名学者戴国辉先生于2001年1月9日病故。台湾各界于2月10日在台北为戴先生举行了公祭。祖国大陆乡亲对我国辉先生的逝世深表痛异惜。张克辉、杨国庆等台盟中央、全国台联的领导和老台胞,给戴夫人林彩美女士发去了唁电。本刊在此特别发表美国天主教大会教授李哲夫先生的悼念文章。  相似文献   
10.
李哲夫 《台声》2000,(9):11-12
对于台湾新领导人“5·20讲话” ,北京台办反应为“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的声明则明白指出 :“台湾地位未定论借尸还魂 ,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另如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直称 :“两岸新冷战的宣告” ,因为“5·20讲话”并不仅是“回避”或“模糊”“一中原则” ,又是再次站在“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基础之上。 (见《海峡评论》2000年6月刊 )可以说 ,过去10多年来台湾在李登辉主导下 ,两岸关系的政策 ,是经历了一个直线上升的“台独分裂主义”的政治运动 ,这造成了今天在台湾岛内 ,不只台湾“独立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