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州模式是可变的,但温州精神永恒。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温州人具有强烈的自我奋斗精神。 名震天下的温州模式,我耳熟能详,可一直没有机会亲身感知一下。今年7月31日—8月2日,我有幸随团踏上这片充满活力、扑朔迷离而历来富有争议的土地。通过听、看、问,它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工蜂般的温州人,确实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一定要有鲜明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与实践,本质的意义在于努力营造党的政治优势,不断增强党在新世纪的执政能力,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伟大目标。150年来的历史沧桑告诉人们:为了消灭私有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定阶段上,还必须保持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它的能量没有充分释放之前,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依据前苏联70余年、中国近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回顾了共产党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过程,揭示了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历史渊源,并就怎样准确理解中共十五大的非公有制经济观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试析个体私营经济在改革时期的整体作用李如鹏,朱大伦十几年前,当我国开始逐渐削弱计划经济,重视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时候,被打人冷宫多年的个体私营经济重新破土而出,崭露头角。党的十四大以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方...  相似文献   
5.
居民收入差距与两种分配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产生收入差距的两种分配收入的分化是分配机制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居民收入差距 ,来自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效率分配与反效率分配。所谓“效率分配”即按生产要素分配。在西方经济学中 ,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被认定与生产要素价格有关 ,个人提供生产要素 ,雇主按生产要素价格向居民支付报酬。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需求和供给。要素需求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 ,要素供给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成本。要素供给者的报酬即居民收入 ,反映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或边际收益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是居民收入之源。这就…  相似文献   
6.
李如鹏 《唯实》2003,1(12):23-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私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放弃“对立论” ,经由“补充论”发展到“统一论”。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的统一是辩证的统一 ,除了两者在地位上相互区别以及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之外 ,其统一主要体现为两者在功能上的优势互补、发展上的相互促进、企业内的相互融合、性质上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