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腐倡廉监督体系科学化建设要体现整体性、突出约束性、呈现开放性、注重技术性.当前,反腐倡廉监督体系整体功能还不够强、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约束力不够、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监督运用科技手段不多等问题成为制约监督效力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反腐倡廉监督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务必要做到:建立监督主体领导协调中心,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拓宽监督领域和时限,实现全面、全程监督;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权力,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共权力架构;运用科技手段监督,充分发挥科技在监督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社会需求明显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但是,我们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同时还要把握基本国情、国际地位的没有变。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重大新情况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毛泽东大力推动全党的学习,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学习型政党在毛泽东时期已经基本形成雏形。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毛泽东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贡献,对于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经过中国共产党人80余年特别是建国以来50多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历史的梳理和界定, 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强调高扬社会主义民主旗帜,反对西方民主;提出了把代表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结合起来的推进战略;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提出了一系列民主建设的理论现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把当代中国的民主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进入了国家强力推进的新阶段,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国家有关政策部门关注的焦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研究的资料来源不同,研究内容的视角和路径各异,研究的分类就会多样化.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研究仍在前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不可抗拒的历史主潮流,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性构想,创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一个跨世纪大课题。一、现代化道路的取向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是艰辛的,教训是深刻的。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地寻求中国的强盛之路。但这…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发展问题围绕着"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人发展、如何推动发展"这一线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发展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提供了两种基本的思路。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争论颇大: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论者往往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即一方面肯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又极力论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确性,而后者的确对前者有重要的改变。因此,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把握执政规律,是任何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为什么要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应沿着什么路径去进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究竟有哪些?这是我们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首先必须把握的问题。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能否完全掌握和科学运用执政规律,事关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能否冲出低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