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规范福建省语言文字生活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作为国家法律的实施细则,办法秉承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宗旨,明确了政府和部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的管理职责,强化了对社会用语用字的监督,确立了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制度,明确了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情形,从福建实际出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作了较好的“补缺拾遗”。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25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获得高票通过!实施办法的制定是我省贯彻实施监督法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实施办法从代表议案的提出到起草修改、最后通过,跨越两届人大,历时近两年。  相似文献   
3.
法规案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参与群体最广的一种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已经推行了好些年,这不失为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其实效并不太理想。立法者常常遭遇法规案公开征求意见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公众对法规案关注少是无奈的现实。为什么公众对参与地方立法表现冷漠?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了整个社会对立法参与的态度。中国传统社会“官本位”的倾向,使公众形成了“政府崇拜”的心理和“政府万能”的信仰,对参与立法等公共事务表现冷漠,在立法决策上过于依赖立法机关作为。  相似文献   
4.
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十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拆迁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建设发展大局,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不规范的强制拆迁行为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直面这一热点问题,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进一步强化和保障了民意表达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5.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对一个城市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规划对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规划常常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屡屡陷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境地。如何制定、修改和实施好城乡规划,福建省实施规划法办法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6.
当央视新大楼北配楼肆虐的火焰撕开夜幕的宁静,当上海静安区胶州路28层民宅窜出的冲天浓烟遮蔽了晴朗的天空……火灾面前挣扎着的生命,在那一刻显得多么脆弱和渺小。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7.
<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关系在经历了从军事对峙到逐步缓和的过程后,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由于长久的分离,两岸人民业已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如何消除这种隔阂?法治可以成为重建互信的最终利器。只要让广大台湾同胞感受到大陆法治文明的进步,对国富民强的未来充满希望,就能增进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责无旁贷。本届人大常委会积极关注文化建设,通过完善文化法律制度,加强文化工作监督,不断引领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传统文化保护体系的完善,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古已有之。先秦诸子就不乏对限制权力的思考。孔子提出,以"礼和德"来制约君主的权力;墨家学派认为,要设立谏议之官来限制君权,矫正君主的过失。历代封建政权组织中也一直设有权力体系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汉代的御史大夫、唐代的御史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了首次立法效果评估工作,对《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施行两年来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具体条文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等内容进行了评估。这次评估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对其进行了宣传和跟踪报道。评估工作基本是成功的,首次立法效果评估工作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立法效果评估应当是对法规质量的全面检验立法效果评估,指的是立法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已经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效果、总体质量和基本价值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论作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