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往大多研究认为,创业动机越强,创业回报越高,即主动创业的经济回报高于被动创业,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其核心问题在于不同创业动机的创业者的留存状况存在差异,这一样本选择性会导致创业动机对创业回报的估计偏误。因而探讨创业回报时,也应关注其社会过程中的样本选择性问题。本研究验证了存在样本选择性,发现被动型创业者比主动型的更可能留存在创业领域,并用生存时间实现稳健性检验;运用heckman模型修正选择性偏误后,发现虽然被动型比主动型创业者更可能留存在创业领域,但主动创业的创业回报仍然高于被动创业。这说明青年创业者对经济的贡献存在群体内部的差异性,被动型创业者创业回报低于主动型创业者,但更能坚持创业,避免创业资源的浪费;主动型创业者虽然更容易退出创业,但一旦留下继续创业,能够实现更高的创业回报,保证创业的经济增长效益。因而,创业相关政策应基于创业者的类型进行制定并实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发表观点、表达情感、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这使得青年的活动场域与交往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型,靠传统的青年研究方法难以从宏观视角分析青年群体的行动与观念演化。本文引申数字人文中的“远读”概念,提出对青年的计算文本分析研究范式。本文将文本的信息分为词义、词性、关系和情境,并简要介绍了量化这些信息的分析方法,将这些方法的应用路径分为编码与分类、情感分析、降维分析、主题抽取、分化与极化以及文化测量,它们与青年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结合空间。通过“远读”计算中的降维思想,研究者能从整体视角找出大量文本之间的潜在结构,进而获得对青年的“整体事实”的理解。在这一范式的应用中,需要注意文本数据代表性、分析方法适用性以及数据收集的伦理问题,而纳入音视频及图像的“富文本”分析会是将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远读”与“近读”相结合能够促进我们对青年群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对青年劳动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替代效应"上,本研究通过区分不同青年劳动群体,探究"替代效应"在其工资收入以及职业流动意愿上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更高、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更高的群体与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技术接触的机会更大;社会经济地位更低、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更低的群体与人工智能无关的一般技术接触的机会更大。新技术对不同青年劳动群体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技术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替代效应"有限性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总体上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新技术的引入会加剧收入不平等,而新技术引入会刺激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职业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移民社会学的"回流迁移"视角,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来广州的外籍华人的居留情况和就业情况开展研究。实证数据显示,回流外籍华人集中在劳动力年龄人口,在专业技能方面优于非华裔外籍人士。研究进一步发现:家庭团聚或探亲是各地外籍华人回流的首要因素,在华丰富的社会网络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前来;再次,就业或者其他与职业相关的因素对于回流外籍华人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最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返回移民各自通过不同的机制,受到变化中的全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这导致其有着各自不同的回流决定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