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政府沈远新五权宪法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给人们留下了极宝贵的研究价值。我们以为,考察五权宪法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而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而要看到这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既有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步的显著特点,同时...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政府权力过大,导致企业不能拥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却没有看到企业也能对政府权威和资源构成严重的威胁,如直接侵吞、浪费资源、优惠政策、“内部人控制”等。本文提出,政府与企业之间权力的严重不对称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总根源,而在“人治的法制”下的寻租社会、相机抉择以及官本位与贪文化的结合更是其中的具体原因。本文还提出了消除这一现象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行政行为的越轨及其道德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的越轨及其道德限度沈远新一行政越轨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滥用职权,即为非金钱目的使用权力;二、贪赃枉法,即为金钱目的使用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一些低阶层的犯罪行为及其成员给予相当关注,比如暴力抢劫、贩毒等,而对...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信息化、信息资源化特征日益凸显,处在知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政治体系面临着由政治统治向公共治理的重大转型。具体体现在管理功能重心、管理组织结构与体制、管理途径与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腐败对于当今时代而言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不能一般性地谈论其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而要深入到文化根源来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儒家思想内在的结构、内涵与目的都在实际上促进了腐败的产生和蔓延,不仅对于历史上的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成为当今政治腐败“民俗化”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政治保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任务乃是在维护文化多元化并使其相互促进的意义上,信息化不能破坏原有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要保证其相对完整性、独立性。在政治层面则应当保证现有的合理政治价值继续对社会成员提供共同信仰对象、现实政治体制及其管制能力不致被破坏、现有政治秩序( 包括国内和国际政治秩序) 能连续性地发展,并且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对社会现实保持适度的认同、忠诚和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也就是实现社会政治保存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一革命性的进程无论从范围还是深度,都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同时也有可能导致社会失稳和震荡不安,出现种种危机的可能性急剧增大。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发展在带来政治认同危机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危机性认同,这种认同有可能对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阻碍作用,从而表现为一个社会危机的预警信号。一、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1、政治认同危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就有回避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古代回避制度的经验对于干部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通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铲除腐败的生存条件,通过回避制度与其他制度的配套建设使领导干部对腐败行为“不敢为”、“不能为”和“不愿为”。  相似文献   
10.
沈远新 《新视野》2001,3(4):16-17
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提出:“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全球战略的思想?以及对邓小平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如何理解?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段话进行分析:“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世界上的人在议论国际局势的大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