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阿青 《检察风云》2014,(17):72-73
七年前,章剑安从新疆石河子市农八师检察分院副检察长任上退休之后,回到上海徐汇区湖南街道安福居委任党支部书记,并担任了义务调解员。工作环境变了,不再有检察机关的威慑力了;工作对象变了,不能行使司法强制措施了。调解居民纠纷,你只能耐着性子听他讲,而这些身居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居民,知法懂法,跟你搬起道理来,一个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章剑安意识到,身份变了,角色要转换。26年检察机关工作的积淀,为他打造了取信于民的底蕴。  相似文献   
2.
“诺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我父亲是诺苏,我母亲是白族。平时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我就简称为“白彝”(族)。 我从小生长在汉族地方,是受汉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至今深感遗憾的是我只会讲少量的日常彝语,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诺苏的那份与生俱来的感情。 记得在我五岁时,父亲带我和母亲第一次回老家——维西县永春乡四保行政村。当时还没有直达县城的客车,我们好不容易搭乘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到达县城。一位在县城工作的叔叔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为我们备好了马匹,并由他扶我骑上马,那是我第一次骑马上陡峭的山路,由我的小叔叔牵马带路,…  相似文献   
3.
阿青 《检察风云》2007,(15):38-39
2007年7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一行慕名走访了上海市徐汇区卫生监督所,就上海同行有效遏制"医托"(今年上半年徐汇区无一起"医托"受害者投诉),讨教成功整治经验.……  相似文献   
4.
平安督察     
阿青 《检察风云》2008,(6):36-37
在上海公安警务督察队成立十周年随访的日子里,笔者听到了他们以富有成效的监督促进基层民警履职,提高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从而有效地推动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典型事例,从中发现,他们的督导,对平安上海的建设,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5.
绚动澜沧     
在澜沧这片美丽的大地上,不仅居住着中国二分之一的拉祜族,而且居住着佤、哈尼、彝、傣、布朗、回、景颇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它们汇聚在一起,是多么壮观,多么绚丽,多么迷人。拉祜背包拉祜族具有悠久的民间工艺生产历史,男女都喜欢自种、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黑或蓝色土布的传  相似文献   
6.
阿青 《检察风云》2008,(8):38-39
虽说邻里纠纷看起来不大,然而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产生了矛盾很可能激化,从而影响社区安定甚至社会和谐. 比如上海老城厢一带,由于居民居住空间狭小,难免磕磕碰碰,如果听任发展,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导言多国公司是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世界性组织。如果某个发展中国家允许这种实力雄厚的组织进入本国开展业务活动,该国就有可能面临经济上和政治上受到外国控制的危险。对多国公司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多国公司的活动引来外国直接投资,助长了新殖民主义和新帝国主义。这种批评更加深了人们对于受外国控制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这里,看不见冷面孔阿青下面同志到上层机关办事,最反感的是冷面孔,摇头多,点头少,对那种不抹油不转的官,埋怨最多。可是当你迈进国家经贸委、国家人事部专家司,或中纪委来访接待处的门槛,你会有别样的感受。热情接待,门易进,脸好看“态度好,服务好,廉政好”,...  相似文献   
9.
为所欲为鞭炮声中赶下台阿青,傅志彪去年8月,当上级领导来湖南湘潭锰矿宣布免去容涛这个党员矿长(副局级)职务的决定时,数百名职工在会场外面敲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贺。容涛在位时.曾以买原材料、买房子为由向群众集资,深明大义的群众取储蓄、凑钱、借款,捧出了他...  相似文献   
10.
论彝族毕摩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摩对彝族文学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创作出了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彝族对文献的传统分类有二种,一类是毕摩专门用于宗教仪式方面的经典著作,称“毕摩特依”(祭祀书);一类是用于民间仪式方面的普通文献,称“卓卓特依(民间文学)。本文阐述毕摩及毕摩文学与彝族文学的关系。彝族文学的发展,从创作历史看,卓卓特依(民间文学)要晚于毕摩文学,因此彝族文学是随着部分毕摩的社会职能的改变,即从祭师—经师—歌师的角色衍化而来的,客观上促使彝文应用从宗教领域向民间社会生活的渗透和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