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毋庸讳言,对于今天的青年人而言,每个人都有择业的自由,只要是"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针对青年人职业选择中的现象,一些"社会人士"却总是用挑剔的目光,对于那些不愿意做工人、农民的年轻人,不愿回农村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以及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的青年人,提出质疑与批评。被冠以"功利化"思想的各种指责、说教,亦经常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有一个“度”的观念。明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度”的认识,克服“度”的难把握性,强化“度”的观念,这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原因 本人从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中认识到,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良好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与某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双重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深入,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地位在国际上不断提高。同时,中央和地方省市连续几年召开高校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高校深化改革、就业压力陡增等新情况,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都存在着一些不客忽视的新问题.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需要从人才、体制、思想、手段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民素养是社会群体精神面貌与价值理念的综合表现,是维系社会发展意识层面的关键组件。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优质群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尤其需要强化锻炼其优秀公民素养的培养塑造。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美育的培植、智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塑造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加强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改进和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大学生就业愈来愈受到市场的制约和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迫切需要转变 ,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工作机制、组织机构、个人发展动机、实施方式上的前倾现象,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按照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特点,明确端正入党动机、忠于党的事业、树立宗旨观和成才观的要求,在后倾理念指导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工作规划、理论学习机制、保障工作和实施工作一体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实施,是一个值得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条件。其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学习型班级对辅导员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的角度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分析,可以形成涵盖基础、核心、关键3个层次的胜任力要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规范选拔配备机制、创新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培训学习机制、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融选拔、培训、管理、考核于一体的辅导员胜任力提升体系,达到提升辅导员胜任力水平、构建学习型班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