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1.
行政性ADR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功能提出了追求效率、实效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行政自由裁量权扩张的突出表现。了解行政性ADR的存在原因,建立科学的纠纷分流体制,最大限度地回应社会需求,从而实现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案例指导制度不同于“判例”,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案例指导制度本身蕴含的独特价值优势弥补了制定法和司法解释的不足,是案例指导制度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而其作为工具的外在价值的实现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个体和社会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个体起到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对社会则起到引领多元文化的作用,这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高校作为思想培育的主要阵地应开辟课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党团建设和学校支持建设等多种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