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结土楼缘     
汀江流经永定,丘陵山地连绵之间,一座座方圆土楼点缀其中。从空中鸟瞰,气势宏大的物象断断续续构成蜿蜒起伏的土楼长城。  相似文献   
2.
曾纪鑫的《千古大变局》,近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永远的驿站》、《历史的刀锋》之后又一部文化历史散文力作。正如著名学者谢泳所言:"曾纪鑫是中国最早写作文化历史散文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作者这次将笔墨集中于近代中国,以洪秀全、曾国藩、  相似文献   
3.
闽西南土楼,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山地建筑模式"、"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早已蜚声中外。因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汀江流经广东大埔三河坝后,汇合了梅江、梅谭河,水流由急促一变为和缓,江面陡然开阔,相对于上游的汀江流域而言,韩江开始有了海洋的气息。当然,这仅仅是笔者的感觉。我们看到一条运沙船在迷濛而开阔的江流上缓缓前行,而两岸的三角梅似阴雨中跳荡的火焰。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我总是以为一个叫“大布”的村子和“大埔”必有某种关联,这应该归结于客家方言由于地域的不同而造成的发音的某些细微的差别。通常,在外人听来,这点差别难以分辨,但生活在特定区域的客家人,可以根据山前或山背人的倏忽即逝的语音音调的变化,对说话者生活过的村域作出准确的判断。“大布”与“大埔”,应该是同一个词,由于两地乡村知识分子的不同书写,成了两个有些距离的词。  相似文献   
6.
与普文合作写了一本小书,叫《秋岳烟鹤》。普文主笔。书名是有典故的,清诗人厉鹗有诗曰:我爱秋岳子,萧寥烟鹤姿。  相似文献   
7.
汀江松     
20年代末的一个寒冷冬日,寒风狂肆闽西大地,在起起伏伏如红色波浪的梁野山系的一处山峦上,一棵枯树在风中摇曳,寒鸦数点凄栖,突然一阵凄清的枪响,炸疯了山谷,极悠长、空旷,寒鸦惊飞,飞入夕阳的光圈。 山脚下,荒芜的田野间,一低矮的打铁木棚内,一位精壮的汉子正对着熊熊炉火挥锤锻打,豆大的汗珠从他坚实的臂膀上无声滚落。 此人正是刘振东(刘亚楼),闽西人民的儿子、梁野山的英雄! 一年以后的又一个冬日,将军(那时他还不叫将军)来到了湘店店下。 汀江在侧,船帆千里。 将军风尘仆仆,衣衫飘飘,他一眼望见了那熟悉的汀江松,临江独立  相似文献   
8.
"闽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一句话,如同"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一样,对许多人来说,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就近年长篇小说创作而言,说"闽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恰如其分的。张惟的《血色黎明》、张永和的《大山寨》、钟兆云、钟巧云的《乡亲们》、唐宝洪的《海峡情缘》等等,均为洋洋  相似文献   
9.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社会学诸学科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故纸堆文献研究回旋余地有限的情形下,行走田野、融入田野就成为一个不愿因循守旧、渴求创新与突破的学者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笔二题     
蓑衣斗笠 “刀枪剑戟”,在古兵器谱上,刀、枪、剑一直在演变发展,即便在今日的公园,依旧活跃着它们不倦的身影。其中,刀演化成最为宠大的刀族,一种叫瑞士军刀的刀,在容纳了其它数十种附属器具后,具有了数百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