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从人的意义被置换成人的“价值”问题以来,“价值”这一概念在各门社会学科里被广泛地使用,由此引发出“价值哲学”的讨论,并成为一时的热点。然而,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给“价值”以定义,多年来几乎是一个无以求解的难题,有多少种哲学观点,就有多少个价值定义,从中哪怕有一种定义能得到大家的稍许认同都很困难。究其根源,我想,恐怕要追问一下“无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尤其是经济学的“价值”概念能否直接被哲学所接受?“价值哲学”自身存在的理由何在?不少人在讨论价值问题时,引用得最多的据称是马克思在《评阿·…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人们的消费观、享受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仔细分析了三种消费享受观,它对于分析理解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消费享受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提倡的是社会主义的“素质消费”的享受观.  相似文献   
3.
"生生"理念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滋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源头活水,爱国主义三大内容: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均能从中汲取理论支援和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需要的任意点出发,解说人的价值,难免不出错。人的价值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哲学架构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提供了这一初步架构,其中"匮乏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二层级建构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有相通之处。马克思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匮乏性需要"的社会根源。成长性需要是人的价值的发源地。马克思提出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个未来人,更是一个有"自由个性"历史人,这更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5.
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有一座邵阳山。相传,有十位姓何的兄弟在山上结庐修炼。即将功行圆满之日,最小的兄弟因下山办事,在回山途中恰与一卖熟狗肉的小贩同行。担中狗肉的香味引得这位小兄弟馋涎欲滴。这时,山顶上忽然飘起一片彩云,空中隐隐传来九位兄长的急切呼唤。小兄弟立即足下生云,腾空而起;但他忘不了那诱人的肉香,忍不住回头一看。岂料凡念一生,道行顿失,小兄弟从半空中一头栽了下来,化作一块仙石,后人称为坠重石。人们为了纪念那成仙得道的九位兄弟,修建了九仙寺,鄙阳山也从此改称九仙岭。随着岁月的流逝,九仙寺只剩下…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它们的区别何在?倘若这样一些基本概念都没能廓清,要想建立起伦理学完整的价值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论题的目的,这里只想说明一点,“伦理学”这门学科名称不是我们本土的产物,是日本人翻译西方有关著作时,借用“伦理”这样一个汉语而传入我国的,我们还是还其本来面目:“伦理学”(ethics)是道德哲学(moralphilosophy),是对道德至善的哲学思考和理论阐述的思想体系。而不是“道德学”,不是为各种道德规范存在的合理性作理论注解或辩护的。从…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是由需要-满足-厌倦……跌入空虚化,还是由需要-满足-丰富……走向充实化是"人的需要是人的价值的基础"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对"人的需要"空虚化的成因及其由空虚到充实的超越的现实途径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8.
青年正处于一个激情迸发的人生阶段,青年人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上如何抗拒旧习气的侵袭、塑造自己的社会人生、成就自己的自由个性?马克思的"情爱观"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思想路径。要在社会生活中抗拒旧习气的侵袭,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改塑人生,成就人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