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向四化进军的号角声中,不少有志青年,欲使自己成为怀瑾握瑜之才,以便在新的长征中大显身手。但如何琢玉成器,裁锦为衣,尚须乞巧于大匠,就正于规矩。为此,我们编注了这部《治学论文书信选》,共选自西汉至近代的著名学者和作家数十人,书信近百首,让他们象对子弟的耳提面命,朋友的切磋琢磨一样,给我们导夫前路。虽时代迥异,好尚大殊,而汲深引长,掇采摛芳,亦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由马积高、黄钧两先生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切合教学需要的鸿钜之裁。这部一百二十多万字的新编文学史,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一,它突出了点,拓宽了面,恢复了文学发展多姿多态的原貌。比如,编者在“汉代的辞赋”一章之后,写了“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唐代的辞赋和骈文”“清代的散文与骈文”诸章,具体勾画了辞赋、骈文的发展轨迹,以及它们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是说诗歌具有时代的特色,时代影响作家的风貌,并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作家群,必然形成一个风格统一的艺术流派。这是因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社会的现实,决定文学的基本内容,时代的精神,必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例如建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受到“世积乱离”“风哀俗怨”的时代影响,就产生了以“梗概多气”为主体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大、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因而作品中出现了乐观豪迈、朝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而近体诗又是唐三百年来最擅场的一种诗歌形式。可以说,没有“近体诗”这朵艺术之花,就没有唐代万紫千红的诗国。如所周知,唐初四杰在齐、梁声律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扬弃了“文多拘忌,失其真美”的形式主义诗风,继承和发展了它的粘式律,构成了完整的五言近体诗的格律体系,使之逐渐趋于统一和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