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被形象地喻为法规"体检"。报送备案更加及时、规范,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力度空前,合宪性审查稳步推进,公民、法人提出审查建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不减、深入推进,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切实做到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为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下午,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下简称"一法一规则")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两部法律施行三十多年来的首次修改。与民法典这样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法律不同,"一法一规则"似乎并不算"热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舒颖 《中国人大》2020,(4):42-42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对规范性文件实行备案审查,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性制度设计。过去的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工作成效显著——报备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审查工作更加规范"给力",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舒颖 《中国人大》2020,(7):50-50
"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岗,晚一个小时下班,忙碌的时候,中午休息时间也没有了。"从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垃圾清运工庄艳基本就维持了这样一个工作强度,没有休过一天假期。工作量的加大,源于庄艳主动要求承担废弃口罩的清运工作。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警方2021年1月6日介绍,当日早晨警方采取行动,拘捕53人。他们分别涉嫌组织策划、参与所谓“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有关“颠覆国家政权罪”。香港国安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制定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6.
高空抛物、环境污染、医疗损害……预防和制裁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侵权行为,需要完善的侵权责任制度。作为民法典草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侵权责任编在修改完善过程中吸收司法实践的有益经验,体现民法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纳社会各界的建设性意见,彰显出新时代立法工作的先进性和字里行间对民生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26-26
"在2018年督促地方修改514件、废止83件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2019年又督促地方修改300件、废止44件。同时,推动制定机关对集中清理过程中发现的37件部门规章、456件地方政府规章、2件司法解释以及11000余件各类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废止或者重新制定。持续一年多的生态环保领域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不可或缺的参谋助手。过去的2020年,法工委奋力服务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2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2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18件。  相似文献   
9.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24-25
2019年12月,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自2017年起,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第三年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俗话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2019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有什么特点?这一年的备案审查工作又有哪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30-31
在我国,"官贵民轻""民不与官斗"等观念曾根深蒂固。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普遍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塑造"民可以告官"的社会理念,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与政府"掰手腕"的平台。近三十年来,随着行政诉讼制度的深入贯彻实施,"民告官"已从早期的轰动新闻成为平常事,并促进了整个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