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创新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因分析开发区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有二: 开发区的授权管理体制。开发区是一新生事物,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国家把开发区定位为:在当地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实行某些特殊优惠政策的工业区。目前,开发区行政管理主要采取当地市级政府授权管理的形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以下弊端: 各地市级人民政府管理权限大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是以物资流通为基础,运输、加工、仓储、展览、综合服务等配套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处于第二次创业起步阶段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大力发展物流业,在扩充开发区优势产业,实现开发区第三产业全面繁荣,提升开发区功能开发档次,壮大开发区经济规模,发挥开发区枢纽地位作用,扩大开发区物资流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直接引进外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武汉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先行区,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关注并加快扩大对内开放,是一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对内开放是指特定的经济社会区域面向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在开放领域上,不单纯是资金、项目的引进,更应该是技术、人才、观念的引进;在开放形式上,不仅是单向的引进、接纳和聚集,更应是双向的输入与输出、吸纳与扩散、聚集与辐射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中心环节,对其它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认真总结研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