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作于唐天宝十二载夏,一些论者多引下列史料作为本诗事迹: 《新唐书·南诏传》: 会杨国忠以剑南节度使当国,乃调天下兵凡十万,使侍御史李宓讨之,辇饷者尚不在。涉海而疫死相踵于道,宓败于大和城,死者十八。《旧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新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七: 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大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  相似文献   
2.
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创作,云南省诗词学会暨玉溪地区老干部诗书画协会于1992年8月19日至23日在玉溪市联合举办了首届云南省中华诗词理论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代表120余人出席了会议。围绕着“五四”以来中华诗词发展的历史估价,中华诗词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及创作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代表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日本国三泽玲尔先生作《屈原问题考辨》一文,经韩基国先生译成汉语在《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四期)刊载以后,即受到我国一些学者的批评。尔后,三泽玲尔先生又于一九八八年推出《<楚辞>生成过程展望》一文,表示“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诸位中国先生的部分争辨,”于是“重新试对这些指摘予以辨明,”并阐述了他对“《楚辞》生成情况的全面展望”。三泽玲尔先生勇于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精神是令人佩服的,然而在我们认真拜读该文后,却感到疑点颇多,我们不能接受三泽玲尔先生编排的《楚辞》生成过程。为此,我们不揣冒昧,特与三泽玲尔先生就一些问题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